English中文版
  • 管接头01
  • 管接头02
  • 管接头03
  • 1
  • 2
  • 3
  资讯中心
车内环境质量考问车企责任心
发布时间:2013.07.23 新闻来源:台州立信气动工具厂,管接头 浏览次数:

  多环芳烃英文简称PAHs,是强致癌物质,可通过接触导致人体致癌。而车问网此次检测的方向盘样品,是从整车上拆除的旧件或从正规4S店购得的原厂配件。并且,为了避嫌,还特别选择了多家与国内汽车生产企业没有业务往来的香港相关机构进行检测,以确保权威性和公正度。

  立信管接头认为,随着国内车市的日益成熟,消费者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车内空气质量无可避免地成为了公众舆论的焦点。作为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中国汽车业能否变危为机,倒逼车内空气质量强制标准出台,提升车内空气质量,将成为考验车企的良知和社会责任心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成为世界汽车消费第一大国,全球汽车巨头抢滩中国市场,车内饰污染严重超标现象早已不是个案。作为每天都会密切接触的产品,车内污染严重威胁着车主及其家人的健康,但从一项项被曝出的消息可以看出,部分车企在车辆内饰环保选材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

  车内空气污染问题成因主要是车内的内饰材料释放的挥发有机物超标,通常这些超标的物质对于驾乘人员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而这些污染源主要是在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的。

  车内产生异味的来源通常有几个方面,包括车身零部件中的有害物质没有得到充分释放,以及内饰的装饰材料中含有苯、甲醛、丙酮和二甲苯等。虽然一些车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随着有害物质的挥发车内异味会减少,但专家指出,这个过程中车内驾乘人员的身体已经受到了侵害。而那些材料劣质,很难在短期内挥发干净的零配件,则会更长时间威胁到车主的健康。

  据立信管接头了解,车企在宣传时都会强调自家产品安全环保,谈到内饰污染话题时更是反复强调绝对不含多环芳烃。但从多个机构的检测结果来看,国产车辆方向盘多环芳烃检出率接近100%,只是含量高低不同。

  由于我国尚没有车辆内饰多环芳烃含量的相关标准,所以即便检测出来的数值超高,相关车企也不会受到任何处罚。如此次车问网进行的相关检测,衡量标杆是德国GS《ZEK01.4-08》对二类消费品多环芳烃10mg/Kg的限值。

  不过,车内空气污染问题已经开始引起业界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去年3月1日,《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国家标准发布,这只是指导性的行业标准,并非强制性法规,不具有法律约束力,难以给汽车生产商形成足够的压力,但却表示车内污染问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汽车分析师贾新光也认为,《指南》从一定程度上使消费者在车内污染的维权上有了依据,但因为不是强制性标准,所以还不能从实质上对车内有害物质进行抑制,因此,在政府相关部门还没有出台强制性标准之前,汽车内饰污染的控制关口仍落在车企的采购标准上。

  虽非强制性标准,但作为推动汽车工业绿色低碳环保发展进步的规范性文件,《指南》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国内汽车的使用环境和条件变化太大,很难有一个具有可比性的内外部检测环境,因此制定强制性标准难度较大。

  一项调查显示,在知晓某些车型内饰多环芳烃超标后,所有消费者均明确表示绝对不会购买;而对于该品牌旗下其他污染物不超标的车型,60%的消费者也表示不再考虑;对于“该品牌产品质量提升环保达标后是否会购买”的问题,五成消费者选择了“不确定”、两成消费者选择“绝对不考虑”、三成消费者选择“可能会买”,选择“一定会买”的消费者为零。可见,一款车的品质可能会对整个品牌产生极大的影响。

  据了解,卖方市场带来的汽车产品长期供不应求让部分汽车厂商轻而易举地在中国市场上攫取了巨额利润。中国消费者自我权益维护意识薄弱由来已久,再兼之国内相关行业标准的缺失和监管制度的落后,一些车企为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带来国内市场的车型减配、降低品质和检测标准的事情就会时常发生,而选择价格便宜但质量无法保障的车内材料,更是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

  专家指出,虽然我国尚没有车辆内饰污染检测的强制标准,但无论是从消费者健康角度,还是从品牌形象方面考虑,车企都应该加强自律,做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公民。在尹建军看来,车内空气污染的“祸根”一般是在车辆生产过程中“种”下的,控制车内污染应该从生产厂家入手,对进入车内的每一种材料都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在国家层面要及时出台相关的强制性法规,监督汽车生产企业必须严格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选择绿色健康的材料,认真对待车内空气质量问题。

 
 
  联系我们
名称:台州立信气动工具有限公司
地址:玉环市东风工业园区
手机:+86-18967648088 +86-18969685855
传真:0576-87253572
网址:http://www.lxqdgj.com